top of page

Siu Wang-Ngai, Simon
各類文章
法律


刑事法(九)非自願誤殺(下)
(B)嚴重疏忽 第二類牽涉誤殺刑責的傳統基礎是 “嚴重” 及 “刑事” 疏忽。在此基礎上,要使一個人有誤殺刑責,控方必須證明四個因素: 被告對死者存在着照顧責任; 被告失責; 他的行為引致死者的死亡;及 他的失責任牽涉“嚴重”疏忽。 照顧責任 Duty of...
7天前讀畢需時 6 分鐘
0 次查看


刑事法(九)非自願誤殺(上)
非自願誤殺 Involuntary Manslaughter 是一種非法誤殺,無法證明謀殺所需的犯罪意圖。非自願誤殺有兩種: (A)非法行為誤殺和(B)嚴重疏忽誤殺。 (A) 非法行為誤殺 非法行為誤殺又可稱為推定誤殺 constructive...
7天前讀畢需時 9 分鐘
1 次查看


刑事法(八)自願誤殺(下)
《殺人罪行條例》第四章 1963 年,香港緊隨英國通過《殺人罪行條例》,給予「激怒」一個法定的立足點。第四章一字不易照搬英國同名法例的第三章如下: “在謀殺罪的檢控中,如有證據可供陪審團裁定被控人在案發時被激怒至喪失自我控制(不論激怒因素是行動或言語或兩者兼有),則...
4月14日讀畢需時 9 分鐘
8 次查看


刑事法(八)自願誤殺(上)
誤殺一般被視為是比謀殺較輕的罪行。誤殺可分為兩種類別:自願誤殺和非自願誤殺。 自願誤殺是一種非法殺害:被告預先有惡意的殺人動機,但他有局部的辯護理由,可使他的罪情嚴重性減輕。這些局部的辯護理由是: A. 自殺協定 ...
4月14日讀畢需時 11 分鐘
14 次查看


刑事法(七)謀殺 Murder
謀殺,在所有普通法國家都是最嚴重的罪行。 謀殺的定義 源出於十八世紀英國 Sir Edward Coke 在 Institutes of the Laws of England 所作的解釋:“謀殺,是當一個 有健全記憶 的人,在 有責任能力的年齡 時, 預先有惡意...
4月11日讀畢需時 13 分鐘
10 次查看


繼承法(八)立遺囑的行為能力
1. 引子 以前外國人、叛國者、重罪犯及已婚婦女要立遺囑都受到特别的限制,但到現今,一般而言,唯一無立遺囑能力者只有未成年人。 立遺囑人必須要有立遺囑意圖 一種說法,就是立遺囑者必須有立遺囑的意圖。嚴格而言,這種說法並不很準確,雖然是一種方便表達立遺囑人必須有立...
4月2日讀畢需時 6 分鐘
10 次查看


3 次查看


繼承法(六) 特別遺囑 Privileged Wills
羅馬法給予軍團士兵特權,豁免他們立遺囑時須遵從一般的法定要求。最初這個特權只維持在服兵役期間,後來 東羅馬帝國皇帝將此特權縮限於只在遠征期間才適用。英國和香港在精神上都跟這種做法,同時立法將行使這種特權的類別加以引申。 特別立遺囑人 香港《遺囑條例》第 6...
3月29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3 次查看


刑事法 (六) 殺人 Homicide
刑事罪行可分為兩大類: (1) 侵犯人身罪行 。這又可細分為 (1) 殺人;(2) 非致命的侵犯人身;(3) 性罪行。 (B) 侵犯財產罪行 侵犯人身罪行 Offences Against The Person 殺人 Homicide ...
3月28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6 次查看


繼承法(五) 立遺囑的正式手續
正式遺囑 作為一份正當遺囑,法例有必要性定下嚴格要求。這不單是要防止偽造和不當影響,亦要防止草率和不成熟的遺產處理。「正式手續」強調立遺囑行為的重要性,更作為抑制輕率的行動。立遺囑人往往在多年後才去世,這些正式手續的要求,為其表達的「遺囑性意圖」,提供可靠的證據。 ...
3月26日讀畢需時 6 分鐘
6 次查看


繼承法(四)立遺囑的好處
立遺囑並非強制性,但有許多好處: 1 立遺囑人可確定他的意願得到實現。 2 如果沒有遺囑,香港法例第73章《無遺囑者遺產條例 Intestates’ Estates Ordinance》就適用,而無遺囑的遺產就根據此條例去分配。這意味著承...
3月25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3 次查看


繼承法(三)遺囑的性質
I 遺囑只在去世時始生效 一份遺囑是一個人表達他去世後的意願,此意願只能在他去世後才生效。作為一份有效的遺囑,立遺囑者必須有一個有遺囑性質的意圖 testamentary intention (或拉丁文 animus...
3月24日讀畢需時 6 分鐘
7 次查看


刑事法(五)無罪辯護(十)合法懲罰
普通法容許父母或位同父母者 in loco parentis作為使用合理和温和體體罰作為紀律措施,但此種辯護一向不大清晣: A v United Kingdom (1998) : 這是一宗歐洲人權法庭審訊有關英國的人權的案件。A,九歲,被後父鞭笞,後父被控毆打引致A遭受...
3月23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8 次查看


刑事法(五)無罪辯護(九)脅廹
「脅迫 Duress」涵蓋的情況包括因對被告或和其親近的第三者的遭恐嚇而被迫破壞法律。他完全具備犯罪行為和犯罪意圖,但由於被廹如此做,故會被原諒。這是對所有罪行(除了謀殺、意圖謀殺,或很可能包括縱火)的普通辯護。這種辯護的邏輯依據是:刑事法不能要求一個 “明理人”...
3月23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4 次查看


刑事法(五)無罪辯護(八)同意
以「同意」作辯護,罪行可分為兩類: (a) 一些如強姦或襲擊的罪行,受害人的同意使犯罪行為不完整; (b) 罪行如謀殺及牽涉與十六歲以下人士(男性或女性)有性活動,該人士的同意是無效的。 關於在強姦案及其他的性罪行中的同意,將來會有專文論述。 ...
3月23日讀畢需時 5 分鐘
5 次查看


刑事法(五)無罪辯護(七)自衛及防止罪行
自衛及防止罪行 這種辯護一般指私人辯護,因為它涵蓋保護自我及他人、保護個人財產、防止罪行及協助合法拘捕。在上述任何情況下,被告如果使用有需要及合理武力,他獲得辯護。所以,如果 P 手抓 D 的臂彎而欲將 D 拖向黑暗的後巷,D 以雨傘擊 P 的頭部以抗拒 P,D...
3月22日讀畢需時 5 分鐘
7 次查看


刑事法(五)無罪辯護(六)神智不清
神智不清 Intoxication 果你飲下烈酒或用藥物(或二者兼用),你認為你因多飲了而不知犯罪的程度而不應太受譴責?或是你應更受譴責,因為社會基於社會政策理由,強調你不能以酒醉做擋箭牌以求脫罪?英國法律定下罪行有「特定意圖」和「基本意圖」(前以闡述)的分別,以反映此...
3月22日讀畢需時 7 分鐘
15 次查看


刑事法(五)無罪辯護(五)錯誤
錯誤 Mistake 錯誤,嚴格而言不算是一種辯護;它通常與其它辯護並行及重叠。舉例說:一個被告在被檢控毆打罪時提出自辯,說他錯誤使用所需的武力。這就是在 Beckford(1988)案所發生的。被告是一名警員,他射殺一名嫌疑犯,被控謀殺。他誠實相信嫌疑犯將襲擊他,因而...
3月22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4 次查看


刑事法(五)無罪辯護(四)無意識行為
無意識行為 Automatism 「無意識行為」的辯護應用於罕有情況,即當被告並非在法律的意義上神智清醒,由於某些其他原因不能控制自己所做的事。這或許可以用缺乏犯罪行為去解釋,因為行動是非自願的;或是缺乏犯罪意圖去解釋,因為被告自己根本不知所作何事。 大法官...
3月22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4 次查看


繼承法 (二) 無遺囑者的遺產 Intestacy
無遺囑者的遺產可以是全部或部份。 「全部」,即是死者沒有有效地以遺囑處置他的財產的實益權益 beneficial interest;「部份」,就是死者有效地以遺囑處置一部分、但非全部他的財產的實益權益。 一個人去世,雖然生前沒有留下遺囑,但他的遺產仍需要有人管理,如收集...
3月21日讀畢需時 6 分鐘
7 次查看
bottom of page